让我们看看生活中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一对夫妻,妻子在家里很不开心,窝着一肚子的火。丈夫刚被领导表扬,心情愉快地哼着小曲回家。这两个人见面,一般有两种情况出现,要么两个人一起开心,要么两个人一起不开心。也就是说,要么妻子被丈夫感召,要么丈夫被妻子感召。
一个性格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激情的美容师,快乐是他的个人特点。他的激情和快乐影响到周围的人,影响到一个团队的士气,影响到美容院的业绩。他回到家里,家里很快就充满快乐的气氛,他的存在让亲人倍感幸福。有的人平时不苟言笑,表情严肃,对待别人十分苛刻,无论他出现在美容院或是家里,气氛会骤然紧张,大家说话做事小心翼翼,害怕一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而挨批评。很多时候,人们并不做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但却能迅速让气氛转向,这是感召的作用,气氛转向的方向是感召者本人感召到的方向。
在我们的生命中,会有三种人物出现,一种是对你产生积极影响的人,一种是对你产生消极影响的人,还有一种就像白昼划过的一道亮光,在你的生命中不留下任何痕迹。后一种人就像对磁场"绝缘"的物质,与你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前两种人与你,就像两块磁铁相遇,产生强大的相互作用。
哈尔滨美博会:人们有意识地让自己“绝缘”,根本原因在于人的选择性。人是有选择性的,即使那些很有修为、博爱天下的少数圣人也是有选择性的,他选择了博爱。他不仅选择博爱,还感召更多的人一起博爱,像中国古代先贤孔子和孟子选择了修身养性、兼善天下的处世之道和生活方式。孔孟各自的数千弟子,不管他是否最终有成就,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都是被孔子或孟子所感召。与常人相比,常人的感召力只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发挥作用,圣人的感召力有点像地心引力,感召着不同年代的人们。
人们选择自己欣赏的人作为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生活,选择自己崇拜的人来痴迷,选择自己爱好的品牌来消费。如果两个人志趣不投,很可能就形同陌路,如果两个人相似,哪怕初次见面,也有相识很晚、一见如故的感觉。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在营销的时候就不会有的放矢。
感召者被他认同的人或者事情所感召。不难想象,一位满脑子计划经济思维的美容院老板,身边的追随者肯定是计划思维的推崇者,而渴望自由市场的人才,要么感召美容院老板转变思维,要么就会不被赏识而选择离开。每当人才流失,不要把板子全部打在离去者身上,应从自身找找原因,是自身的什么因素令到人才远离自己。尤其不要忽略与那些选择离开的人才之间的冲突,冲突表明两个人的想法不一样,都在试图说服或感召对方。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代人则将这句古话延伸为一个评价人的衡量器,认为只要观察一个人的朋友圈,就可以推测出这个人的爱好、能力和品格。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与人之间的聚合与分类,其间的重要力量就是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