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上海CBE,“化”再加速
http://zt.5588.tv/cbeexpo/ 2013/4/11 10:08:48 阅读数: 838
自中国美容博览会(简称上海CBE)组建之日起,其主席桑敬民就怀揣着一个梦想,为化妆品行业搭建一个贸易交流、信息交流、技术交流的国际化平台。时至今日,他的梦想已经实现,上海CBE不仅成为国内企业竞相参与的平台,更是受到一大批国外企业的青睐。
组建之初,国内化妆品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营销模式简单粗放。而通过引进更多的中小国际品牌参展,由此带来的国际先进经营理念和技术,则无疑有助于国内化妆品企业提升眼界和实力。出于此考虑,上海CBE国际馆应运而生。
一路走来,随着国际馆内企业越来越多,展览面积越来越大,国际馆已然成为上海CBE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组委会最新透露的消息得知,将于今年5月20日开幕的第18届上海CBE展馆总面积增至12万平方米,其中国际馆面积占4万平方米,国际化程度达到33%。
开先河
韩国,是第一个走进国际馆的国家。
2000年,在上海CBE组委会积极推动之下,时任韩国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俞相玉组织韩国企业首次参加上海CBE,成为当年展会最大亮点之一----11家企业,126平方米的面积,构成展会历史上第一个国际馆。
进一步了解得知,在参展品牌中,除了韩国爱丽,当时韩国三大化妆品王牌中最年轻的王牌“高丽雅娜”也现身国际馆----此举意义非凡,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高丽雅娜逐步走进消费者眼中,发展一路向好,并于2004年9月在天津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如今,其网点遍布全国各地。
这次新的尝试,最终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来自韩国的参展商的评价非常高,展后调查满意率达到86%。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当时中国尚未加入WTO,韩国展商也是首次展开国际合作,在报关等问题上遭遇诸多不便,但抱有热情的他们仍旧跨洋来到上海,而云集专业买家的上海CBE最终让韩国企业普遍感到不虚此行。
在第一年良好的合作基础上,第二年韩国馆展览面积翻番,此后每届上海CBE上都有韩国馆的身影,期间,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LG集团均多次参展。根据资料显示,去年韩国馆参展企业达到101家,展览净面积达到2250平方米。
继韩国之后,国外企业接踵而至。
国际化
梳理上届展会数据,就整个国际馆而言,韩国馆占比最大,接下来依次为中国台湾、德国、法国、中国香港、泰国、保加利亚、美国、西班牙、土耳其等,与前几年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欧美国家越来越多,占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态势。
刚开始几年,与国际馆展开合作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包括日本馆、中国香港馆等,这一阶段是国际馆发展的起步阶段。而欧洲馆的开设,则使国际馆锦上添花。当时,为加大在欧洲市场的推广,展会承办方上海百文展会有限公司选择了与德国上市传媒集团美莎合资,最终使得欧洲馆参展企业达到15家,其中尤以德国企业居多,展览净面积达333平方米。
直到2010年,国际馆才真正步入成熟阶段----此时的上海CBE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的美容化妆品产业链平台之一,另一方面,刚刚经历金融风暴造成的经济衰退的国际市场,亟待寻找新的增长点,中国庞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所展示出来的巨大潜力牢牢吸引国外展商。
也正是在这一年,法国CV组织(化妆品谷)、德国化妆品香水护理洗涤工业协会分别组织20家法国企业和9家德国企业参展,同时首次露脸的国家团体还有新加坡、加拿大、保加利亚、意大利等。
其中,德国馆的负责人本蔡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9家首次参展的德国企业对展会十分满意,此外,从德国赶来的参观者对展会也表现出了惊讶,他们的吃惊之处在于,中国有这么专业的展会和专业买手,与此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参展的决心与信心。
无独有偶,瑞士参展商MUSK COLLECTION公司负责人Fredy Gotti也对国际馆赞赏有加,“通过展会,瑞士绿色有机产品完美地展现在了众多参观者的面前,更重要的是顺利找到了合作伙伴把产品引进中国市场。”
当国际馆的热潮居高不下之时,其还吸引到了在华各大跨国集团关注的目光。去年,资生堂旗下品牌泊美在上海CBE高调亮相,而早在2011年,全球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集团曾携旗下巴黎欧莱雅、羽西、美宝莲三大品牌齐齐到来,以全天候不间断会议的形式展示了品牌的不同魅力。
跨国集团也相中这片土地,足以证明国际馆的魅力所在。
探趋势
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的到来,让我们总能从中嗅到些许关于未来的走向。
从近两年特别是今年的组织情况来看,国际馆的组成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参展企业结构的变化,进口代理商参展增多。代表企业是上海颖通,其代理品牌集中于彩妆和香水领域,包括蜜丝佛陀和妙巴黎等品牌。第二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参展品类来看,天然成分、香薰香氛、塑身、美白等带有一定功效性的个人护理产品受关注程度较高。
天然和有机化妆品目前已经成为欧洲和北美洲护理市场的核心,而德国是目前欧洲最大的天然化妆品市场。据最新欧洲调一项调查数据显示,37%的消费者正在使用天然产品,而具有购买天然有机化妆品意向的消费者高达87%,而这种趋势正在逐渐向亚洲市场传递。
瀚铭(进口代理商)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认为中国精油护肤市场仍在成长中,因而在产品的后续引进上格外重视天然概念,其引入的产品含有目前深受欢迎的薰衣草、蜂蜜、玫瑰、芦荟等天然成分。“其实我们的眼光不应该只局限于德国、法国,而是应该看到潜力十足的东欧市场,比如捷克的薰衣草、保加利亚的野玫瑰,它们原料好,但是当地加工技艺还不够精湛,这或许也是一个商机。”
聚优势
对国际品牌和进口代理商而言,上海CBE覆盖全国各类销售渠道的买家群体正是吸引他们进入的重要因素。而对来自国内外众多的专业买家来说,上海CBE是一个非常难得并且独特的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促进行业内思想交流的平台。
通过持续践行终端战略,上海CBE积累了丰富的观众资源,并在17届展会上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到会买家达到22.2万人次,涵盖了中国化妆品市场各种零售业态及流通渠道,零售商(百货专柜/超市/专营店/连锁/网店等)占36.07%(其中到会专营店34820家)、经销/代理商占42.98%。
数据同时显示,22.2万人次的贸易买家及专业人士中,11.95%来自海外。而在这部分海外贸易买家及专业人士中,69.01%来自亚洲,其余分别为北美洲11.02%、欧洲10.73%、南美洲4.02%、澳洲2.68%、非洲2.54%。
就参展的卖方和买方而言,上海CBE的优势已经不言而喻,而目前,其组委会仍旧在展会活动及表现形式上寻求创新。
从组委会处了解到,新一届的国际馆将展开专场配对、时尚香港、魅力台湾等精彩活动,以增加品牌与买家之间的贸易对接机会。另外,从专业组织的角度,将国内参展以品类为抓手的策略逐步向国际馆延伸,使参加的国家品牌归属相应的主题馆中,以提高客户洽谈的针对性,以韩国馆为例,已经分别按照日化、专业、供应线这三大板块进行打散来安排参展。
“这是我们第二次来上海CBE,这次组织了20多家公司前来参展。展会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规模更大,质量更高,专业观众也更加专业。不得不说,展会为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促进了中法两国化妆品企业的交流和发展。”作为曾参加过第17届上海CBE的参展商,法国化妆品谷CEO让·吕克·安塞尔对再度来上海参展充满期待。
得到参展商的一致好评,国际馆名至实归。
延伸阅读
欧洲馆的新变化
2013年,欧洲馆由德国、法国、意大利、保加利亚和西班牙五个国家组成,截止至2月底,组团企业达到37家,展位数达68个,其中以德国、法国、意大利参展商及展位数居多。
相较往年,今年的欧洲馆在展位数量及现场活动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在展位方面,以意大利组团为例,相比去年,本届新增展商9家,展位11个;现场活动方面,连续举办两年的中欧技术论坛将升级为更有针对性的买家配对活动。组委会将通过自有纸质媒体《化妆品资讯》对欧洲馆及买家配对活动进行大幅宣传,同时还会利用零售业大会及优秀商业企业评选等多重途径,组织大批优秀的专业买家前来洽谈。为保证洽谈质量,组委会特别安排会议室供展商同买家分时段进行见面洽谈合作的相关事宜,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无疑将提高配对活动的成功率。
在上届展会上,MTX Technique de Soin skin Care Complex总经理Patrice de Varax提到,与法国的美容展相比,上海CBE大了三到四倍,在这里不仅有化妆品生产企业还有代理商、零售商,可以说把整个化妆品产业链都囊括了。不管是对国内的品牌还是国外的品牌,都是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MTX品牌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三年,是由中国一家代理商独家代理的。
上海CBE可谓优秀欧洲展商的聚集地,吸引着欧洲顶级美容时尚企业参展,各个国家的参展商们因为各自的文化不同,在表现上也各具风格:
德国的化妆工具产品因为做工精细、质量过硬,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例如,BECKER-MANICURE公司自1930年成立以来,就开始研发和生产高档美甲、护甲工具,相当值得信赖;
法国企业的特色在其生产工艺配套,可以为企业提供从原料配方到加工包装乃至销售推广的全程配套服务;
意大利的产品别具时尚气息,所生产的美体内衣、彩妆系列产品在业界独树一帜,深受欢迎,一如Calze G.T.S.r.l.公司,以专业生产无缝高科技内衣和弹力纤体塑形服装著称,其开拓中国市场的愿望强烈。
保加利亚的玫瑰精油世界闻名,可用于生产专业美容护肤品等用途;
西班牙的化妆品则大多采用天然植物成分萃取而成,为消费者提供天然零添加的使用感受,受到现在追求植物护肤的商家及消费者追捧。
五个国家,风格大不相同,定能给参观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